top of page
Search
Writer's pictureShihua

将野心打包至小体量建造

Updated: Dec 8, 2022

今日拜读ArchDaily一篇老文,文中剖析建筑师担任开发商角色的可行性。在提出的反对意见中,说明了建筑师缺乏业务经验,不熟悉市场及商务的老毛病。这不仅仅是经验的缺失,还是学术体系内风靡已久的意识形态灌输所致。正如原文所说:"仍然有很多人对建筑中的金钱因素不屑一顾。"


这样的傲慢不能全然归纳为建筑师力求话语权而达成的自我阉割,因为这是设计端作为AEC工业经济结构底端的反动力量。在某种程度上说,建筑师们向开发商、客户与承包商模糊成本,以本真与尊严拒绝承担商业责任的做法,是鼓舞人心、令人畅快的。而这也就是许多人寄托于艺术的原因:追求一种超然的非相关性。在看到让 · 努维尔因巴黎爱乐音乐厅的超支与延期而承担近2亿的罚款时,有多少人仍旧为此感到不公。


但可惜的是,正因为这样的对抗是反动的,它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变革。希望群众尊重建筑,那么建筑师要首先尊重现实、尊重市场逻辑。也许不是每个建筑师都是资本家,但现有的市场环境下,建筑师仍然有全盘掌握抉择权的机会,那就是公益项目。


当然,我写此文的目的也绝非是吹捧公益活动的道德优越性,而是,这是我观察到的主要的、合法的资本秩序缺口。公益项目在当代的组织力有局限,同时也要避免干涉市场竞争以影响自身的合理性,所以,通常我们看到公益项目都是小体量的、可拆可移动的建筑。


建筑师的野心不应该总是建立在昂贵与稀缺上,否则我们则要对他打一个问号:你野心的究竟是建筑,还是你自己?


在现实观察中,公益项目是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,使得我们可以越过资本的金字塔,跨跃性地实现建筑理想。不要摒弃金钱因素,而是怡然接受它——引用一句俗语,“无论贫穷还是富有,无论疾病还是健康”,建筑的理想都应当无格差地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。


 

Grozdanic, Lidija. "Architects As Developers: The Pros & Cons". 2016. ArchDaily.

109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爱最终摆脱匮乏

由于一手拉康对我来说还是有些晦涩,近期得闲决定读读二手拉康。《拉康论爱》想必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本——事实上,在读前几章的时候我甚至恍惚有些在读《自私的基因》、《秘密》这类通俗读物的错觉。由于这本书是基于seminar VIII,作者省略了很多论证与引述(我时常在想这作者怎么张...

请切除你对建筑师的政治-经济幻想

我们时常将建筑师与通俗的精英形象划等号,他们能言善辩,亦或高深莫测。我们也总是乐于协助社会生产这样的精英形象,比如将建筑专业的分数线与学费一同拨高,为显卡和建造输送运作吃力、产能过剩的作图软件,还有以mbti里最具稀缺性的人格冠名。...

开场白

仔细整理下来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作品。本科都已经过去3/5,平铺下来都没有办法填满手机屏幕。 接下来的60年,还要继续努力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